创建团队

上传团队封面

*封面尺寸410px*310px,大小1M以内,格式为:jpg、jpeg、gif、bmp、png、webp
  • * 团队名称:
  • * 所在区域:
  • * 学段学科:
  • * 团队类型:
    本校团队
    跨校团队
  • * 所在学校:

    *请务必选择正确的学校,证书上将以主备人的学校名称为准

    *如果没有找到您的学校,请联系客服:0731- 85486866/85486867

    *本次大赛可跨校组队,所在学校为非必选项

  • 收件地址:
  • 团队介绍:
    还可以输入500

报名

选择课程

点击上传封面

尺寸410px*310px,图片大小1M以内,格式限制jpg、jpeg、gif、bmp、png、webp
  • 学段:
  • 科目:
  • 版别:
  • 年级:
  • 阶段:
章节目录:
选择冷门课程,更容易出彩哦!

每个章节最多提供给支团队选择,如您在创建教案后长时间未编辑,管理员可能会取消您的选课,届时您需要重新选择章节备课。

评委确认

系统提示:您的团队还未选择所在学校

亲爱的老师:

如果您的团队成员都为同校老师,请尽快为团队补充所在学校信息,以免错失后期最佳组织奖的评选机会。

如果您的团队成员是来自不同学校,则无需补充所在学校信息。

磨课详情_贝壳网

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.0考核平台的工作,本平台于2022年10月31日24:00后,迁移到【校本教研云】。请前往【校本教研云】完成能力点。

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.0考核平台的工作,本平台于2022年10月31日24:00后,迁移到【校本教研云】。请前往【校本教研云】完成能力点。

免费开通校本教研云>
查询历史考核记录>

如何使用贝壳网教学资源

切换分站

当前位置:

能力点考核提示

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.0考核平台的工作,本平台于2022年10月31日24:00后,迁移到【校本教研云】。请前往【校本教研云】完成能力点。

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《王戎不取道旁李》集体备课

  • 活动介绍:

   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

    主备人:雷衍丽


    教学内容:四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八单元《王戎不取道旁李

    教学目标

    1.认识会写戎、尝5个字。

    2.能正确、流利地朗读课文。背诵课文。

    3.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,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。

    4.能解释树在道边而多子,此必苦李的原因。

    教学重难点

    1.能正确、流利地朗读课文。背诵课文。

    2.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,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。

    教学准备

    1. 学生预习。   

    2.准备多媒体课件。

     

     教学过

    一、故事导入,引入课题

    1观看王戎不摘李视频,引入王戎,王戎是什么人?你从哪里知道的?视频中讲述了一件什么事?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跟王戎有关的文言文,齐读课题《王戎不取道旁李》,说说课题的意思。

    2本文选自《世说新语》《世说新语》中就有许多关于名人的小故事。

    二、交流学法学习课文

    1.分享学习文言文的方法

    注释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帮手,学习文言文的时候一定要多关注它。

    学习文言文我们还可以掌握以下几个方法:

    1)多读,读正确,读流利,熟读成诵。

    2)不理解的地方看注释、看插图、联系上下文、联系生活实际。

    3)用自己的话讲故事……

    2.听课文泛读,初步感受古文的韵味,划分节奏

    3.两人一组,自学课文

    自学要求:

    1)读准字音,疏通生字尝、诸、竞、唯课文朗读两遍。(第一遍自由读,第二遍读给同桌听)

    (2)理解句意,借助注释将课文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。

    4. 自学检测

    1)出示含生字的句子,指名第1列开火车读第一句,第2列开火车读第2句。

    王戎七岁,尝与诸小儿游。

    诸儿竞走取之,唯戎不动。

    其他学生评议谁读得好?

    2)出示课文,指名逐句朗读,理解句意。

    句子一:王戎七岁,尝与诸小儿游。

    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的意思,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猜一猜的意思

    句子二: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,诸儿竞走取之,唯戎不动。

    引导学生借助插图理解的意思是果实,在这里指李子。

    理解的古今异义。结合注释理解竞走的意思小结:在今天就是走路,步行的意思,但是在古代汉语中是的意思。

    教师启发:在文言文中经常出现,往往用于指代某一种事物。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这里的指代的是什么。

    句子三:人问之,答曰:树在道边而多子,此必苦李。

    小组讨论:联系上下文,讨论这里的指代的是什么。

    交流、明确:这里的指代的是王戎不去摘李子这件事。人问之可以理解为有人问王戎为什么不去摘李子

    引导理解的意思是这,这些的意思是必定,一定

    句子四:取之,信然。

    思考:指的是什么?

    结合注释理解这句话的意思:大家摘来一尝,果然是苦的。

    通过刚才的学习,我们知道了:既可以指代某个事物,也可以指代某件事情。在文言文的学习中,我们要联系上下文去理解它的意思。

    3)男女PK朗读,读出节奏感(把划分节奏的符号去掉)小结:读文言文时,句中词与词之间,要根据意思合理停顿。

    4)挑战去掉标点,再读文言文。(男生读前两句,女生读后两句)

    5)古筝伴奏尝试背诵,自由背诵后指名背诵

    三、说故事,明道理

    1.为什么说“树在道边而多子,此必苦李”?

    2.你认为王戎是个怎样的人?

    四.课堂小结

    在生活中,我们要善于观察、勤于思考,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,避免不必要的错误,少走弯路。

    板书设计

      25 王戎不取道旁李

    诸儿竞走取之            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善于观察

      唯戎不动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勤于思考)

     

     



  • 备课内容:
    小学语文(人教部编版)
    四年级上学期
   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

主备人暂无教案哦~

研讨记录
团队成员参与统计(研讨发言统计)
字数
次数
磨课过程

   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:(署)网出证(湘)字第034号     Copyright 2017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教育出版社分公司 湘ICP备15003799号-1

    已有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(人教部编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