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.0考核平台的工作,本平台于2022年10月31日24:00后,迁移到【校本教研云】。请前往【校本教研云】完成能力点。
不止于备课
切换分站
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.0考核平台的工作,本平台于2022年10月31日24:00后,迁移到【校本教研云】。请前往【校本教研云】完成能力点。
摔跤
曹文香
【教学目标】
聚焦嘎子摔跤时的表现,分解摔跤的动作。
2.深入品读“虎势儿一站、走马灯似的转”等关键性动词,体会嘎子机灵好胜的性格特点。
3.运用“动作分解”的写法,完成小练笔——投篮。
【教学重点】
1.聚焦嘎子摔跤时的表现,分解摔跤的动作。
2.深入品读“虎势儿一站、走马灯似的转”等关键性动词,体会嘎子机灵好胜的性格特点。
【教学难点】
运用“动作分解”的写法,练写“投篮”的画面。
【教学过程】
一导入新课:
1、同学们,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,今天我们来学习《摔跤》,向作家徐光耀先生学习人物动作描写的方法。(板书课题,齐读课题)
2.听课文朗读,一边听一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。文中主要人物有谁?你对他们的初步印象是什么?
3、教师:通过预习,我们初步感受到本文的主人公小嘎子的机灵、争强好胜,作者是如何把短短的摔跤动作写得具体、生动的呢?
二、关注人物,分解动作
快速默读课文,用横线划出描写嘎子摔跤时的语句,圈出关键动词,并完成下题。
小嘎子摔跤时的表现:蹦来蹦去——( )———走马灯似的转——( )——( )——( )——摔得仰面朝天
3、交流动词:“嘎子摔跤时”的表现可以分解为7个步骤(提示:蹦来蹦去、下冷绊子、走马灯似的转、三抓两挠、推拉拽顶、脚被别住、摔个仰面朝天)
4、引出“动作分解”:作者把“摔跤”这个大动作分解成若干多个具体的、连贯的“小动作”,就像电影里的“慢镜头”,这种写作手法叫“动作分解”。(板书:动作分解 写具体)
5.过渡:因为作者把摔跤这个大动作分解成七个步骤,我们因此能具体了解他们摔跤时的情景。那么作者时如何把主人公张嘎摔跤时的表现写具体的呢?
三 品读动作,体会个性
请同学们默读课文,画出最能体现嘎子性格特点的语句,结合关键动词,在旁边批注他给你留下的印象,并说说你的体会。
学生默读课文,做批注。
全班交流。
教师小结:作者精选了“站、围、蹦、抓、挠”等表示动作的词语,从不同方面对小嘎子的摔跤动作进行了细致描绘。一个争强好胜、机灵、富有心计的嘎子跃然纸上。
出示第三自然段,动词用红色标记。想象画面朗读,体会连续性动词的妙用。
四、学习恰当修辞,把文章写生动。
课件出示:两人把“枪”和“鞭”放在门墩儿上,各自虎势儿一站,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。
结合图片,体会动词前加修饰——“虎势儿”“公鸡鹐架似的”表达的效果。
2.像这样在动词前加上比喻的修辞,有什么好处呢?去掉这两个比喻词,再对照原文,体会描写的生动。
3.小结:在动作描写时,用上恰当的修辞,让动词更加生动、鲜活,使人物的性格特点更突出。(板书:恰当修辞 写生动)
4像这样运用修辞把动作写生动的地方文中还有几处,请找出来读读,体会其妙处。
5.总结:徐光耀正是运用了动作分解的方法把摔跤的这个大动作写具体,恰当的修辞更加凸显了人物的形象,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嘎子。正如老舍先生所讲:“只有描写行为,人物才能站起来。”
(板书:凸显人物个性)
五 实践练笔】
学习任务:用上“动作分解”的方法,写一写科比投篮动作。
2.播放科比精彩投篮动作。学生观看后动笔写。
3.出示例文。讲评:从动作分解写具体,恰当修辞写生动两方面讲评。
4.推荐:小嘎子和胖墩儿的摔跤比赛还没完呢,欲知后事如何,且看《小兵张嗄》这部电影。
共创共案
一导入新课 1、同学们,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,今天我们来学习《摔跤》,向作家徐光耀先生学习人物动作描写的方法。(板书课题,齐读课题) 2.听课文朗读,一边听一边想课文写了一...
所有个案